村级后备干部是一个村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承载乡村振兴重任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村级后备干部备而不用、备而不管,从“备”到“用”的中间环节上断裂了一个链接,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刚性的保障机制和有效措施,以致备与用严重脱节。
破解“备而不用”的问题,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抓好考核监督。为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后备干部的试用期为三个月,届时乡镇将对后备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工作任务完成、连续在岗时间和履职评议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议,考核合格的继续留用至下一次村级换届,不合格的取消村级后备干部资格。通过考核“评岗”的方式,让后备干部“动”起来、“活”起来,激发了后备干部在农村工作热情,使后备干部“备而不用”现象得到有效改善。
二是常态补充调整。按照每个村4名以上后备干部原则,对不符合村级后备干部标准的及时清理,并以乡为单位严格按照看年龄、看学历、看经历,察党性、察品行、察口碑的筛查机制,筛选出的政治素质高、表现突出、有致富能力的优秀党员群众钟寻找发现合适人员,及时补充调整到位,保证队伍数量和质量。
三是创新运用组织培训、结对培养,实践锻炼的“两培一炼”培育模式,针对村级后备干部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专题培训,有效提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在实岗锻炼中,建立“一对一”定人帮带和在村支两委跟岗锻炼机制,各村两委“一把手”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式的培养,让后备干部尽快参与到村级事务中去,必要时共同参与村内重要事务,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安排工作任务,指导开展工作,让新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不断提升素质能力。通过共同完成一些工作任务,有效增长其阅历和才干,进一步强化其到岗任职后学习、工作能力的提升,使其尽快转变角色,在村级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其成长为一名称职的村干部奠定基础。同时,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干部每月至少与后备人才进行1次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现实表现、工作实绩等情况,对工作不积极、违反工作纪律等人员进行清理。
四是优先纳入视野。按照“边培养、边使用”原则,针对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村级后备干部,作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有效避免“备而不用、用而不备”的情况发生。在村“两委”班子成员临时调整或换届集中调整时,优先将村级优秀后备干部及时补充到村“两委”班子,激励村级后备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镇远县大地乡人民政府 李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