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处于世界发展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高素质,高科技人才,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在当今形势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紧迫感更是前所未有。
建设一流大学,是人才培养和争夺之战。为什么我们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因为追求一流大学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建设一流大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而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才。“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曾精辟的说出什么是真正的大学,是高端人才的培养,而非华美的建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总书记曾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建设一流大学更重要的是争夺人才,近年来,中国每年大学生留外比例逐年提高,已近70万人留外,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会选择美国作为目的地,虽说近年留学生回国比例有所提高,但仍有20%的留学生选择留在国外,甚者不再回国,这其中不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大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外名校更能培养他们,而事实也是如此,国内一流大学的建设不如美国,欧洲,日本等。这样的人才流失让人心痛,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极为重要的。
建设一流大学,是时运如此紧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希望它们能够成为中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2019年的中美科技在至今仍是历历在目,蓦然回首,竟然发现中国当时的处境竟是极其危险,中国自八九十年代以来就习惯了“拿来主义”,甚者在今天仍有部分人认为钱能买到科技,可当中国的发展已经开始让美国忌惮无比之时,“拿来主义”就变得像一面镜子,照出来部分中国人可笑幼稚的心理以及中国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发展严重依赖国外的实际情况。中国芯必需要由中国造,时运如此,依赖它国如同将后背向与他人,是不可靠的,建设一流大学就是希望这些一流大学能够解决中国基础研究发展不足以及某些重要领域依赖外国的形势。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重要科技领域仍有一段时间将依赖国外,为此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积极建设一流大学,避免2019年尴尬的科技战局面再次发生。科技是无国界的,但科技企业,科学家是有国籍的,我们建设一流大学正是希冀于其能帮助中国解决燃眉之急,帮助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陆德云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桥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