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尺度不能松,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态度、决心、尺度,正是决定能否巩固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三把“密匙”。然而,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腐败风险仍然存在,掌握好三把“密匙”,对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强化锤炼一以贯之的定力,坚决做到全面从严治党态度不变。“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而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科技、互联网逐渐成为贪污犯罪的主要媒介,表现形式也更加复杂多变、隐蔽难察觉。
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挑战的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引领和保障,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工作,绝不能因当前取得的成果,就低估形式的严峻性、复杂性,对反腐工作有所松懈,要一以贯之的定力,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主动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严守党纪党规,坚决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度不变,更加坚定。
强化锤炼敢于斗争的毅力,坚决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不减。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有“态度”更要有“力度”,即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要不畏强权、不惧困难,坚决做到“苍蝇老虎一起打”、“手莫伸,伸手必捉”,使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不断扎紧。然而,现实中有的干部面对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没有斗争到底的毅力和攻坚克难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也是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我们要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责任担当,巩固、深化、拓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切实把“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一抓到底,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冲突敢于挺身、面对消极言论敢于发声、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坚决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不减,矢志不渝。
强化锤炼一抓到底的魄力,坚决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尺度不松。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对新的历史时期,要最大程度上发挥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尺度一点也不能松,以更加严格的制度、措施和纪律,将管党治党一抓到底。
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要用好问责利器,始终保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高压态势,对违纪违法问题做到伸手就捉、露头就打,避免“反腐”走向“反复”,让问责的严尺度产生倒逼效应,使得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成效更加明显。广大的党员干部要以更加严格的尺度,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努力学习提升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培育优良作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马贤樟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李家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