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振兴,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广大农村天地广阔,但是农村基层一线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务缺位。1999年,福建南平率先推出科技特派员制度,南平选派225名首批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开展科技服务,这项制度开创了“让技术长在泥土里”的先河,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1年后,这次到福建调研时再次重申了科技特派员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优势,让科技的恩惠撒向农村。
发挥科技特派员“孵化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更好地摆脱贫困,解决脱贫路上的实际难题,需要依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科技特派员自主性强,根据市场需求施展才华,把农村作为实现远大抱负的大舞台。每个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与“三农”问题实现了第一时间的“无缝衔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发挥科技特派员人才辐射作用。输出技术很重要,留住技术更关键。科技特派员作为人才下沉,搭建了脱贫致富的桥梁,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为基层农村注入了新的生机。但是输入技术的同时,也要把技术真正留在农村,培养挑选当地的种植能手、养殖大户传授技术,培养出当地的“土专家”,继续发挥人才辐射作用。
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创新作用。新时代赋予了科技特派员新的使命,也对科技特派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创新,让科技特派员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全力打造一支新型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涵盖科技特派员服务和派遣流程体系,同时鼓励大学生、退休专家等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拓宽选拔渠道,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党群工作者 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