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并勉励广大电影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这封回信不仅是对电影艺术家的亲切关怀,更是对全国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为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文艺创作根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文艺创作的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这要求电影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工作中,我们应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电影作品,让文化自信成为推动文艺繁荣的强大动力。
扎根生活沃土,抒发人民真挚心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艺的服务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根生活沃土”,这启示电影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从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捕捉创作灵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建立常态化采风机制,组织创作团队走进工厂、乡村、社区,倾听百姓心声,反映时代变迁,让电影作品真正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只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力作。
讴歌时代精神,引领社会文明风尚。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的精品佳作”,这要求电影工作者聚焦国家发展大局,展现新时代的奋斗画卷。在工作中,我们应围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民族团结等主题,策划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主旋律电影,用艺术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新时代电影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文艺战线的一员,我们应牢记嘱托,坚守艺术理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创作,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蔡子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