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小米粒”牵动“大民生”,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强调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坚决刹住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
综合施策筑长效机制。一是实施“粮安工程”,继续扩大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实施范围,推进粮油加工业节粮减损行动,在粮食流通各环节全程推广节粮减损新设施和新技术,有效减少流通环节粮食损失。二是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面向全社会的节粮减损专项行动,通过编辑出版爱粮节粮科普读物、举办爱粮节粮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倡导节约文明、绿色低碳的生产,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全民参与的节粮减损机制。三是广泛深入开展“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爱粮节粮先进单位和示范家庭创建活动,带动更多的人群乃至全社会身体力行节约粮食。四是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立法进程并加强监督检查,修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对粮食节约减损做出规定,明确奖惩措施。
居安思危兴节约之风。我国依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有14亿人口,每个人每个家庭节约粮食,还是浪费粮食,加在一起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据测算,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吨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受新冠疫情、极端天气、俄乌冲突的影响,世界粮食安全面临很大挑战,这也敲响了守护国内粮食安全的警钟。居安思危,兴节约之风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制止餐饮浪费必须长期抓下去,推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节约粮食,不断丰盈我们的大国粮仓,我们才会处变不惊,从容淡定有底气,应对粮食危机,从而构筑好国家安全这道防线。(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清源镇人民政府 张发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