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农业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重价值功能。农业建设关乎国家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中国人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成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和世界疫情的重要手段。
一是发挥党建引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离不开党建这个抓手。要运用党建工作统筹全局,树立坚强领导核心,打造红色战斗堡垒,引领产业发展方向。要深入落实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养,打造一支懂农村、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要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就离不开水利、电力、道路、网络等多方面基础设施支持。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向上级要款、找乡贤捐献、鼓励村民筹款等方式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注入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要引导科技下乡,通过自主聘请农业专家、利用上级下派“科技特派员”、引进农业科技企业合作等方式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指导,引进良种,优化种植方式,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四是引导人才回流。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农业生产正愈发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业者,已无法真正满足产业变革的需要。因此,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完善人才引进、保障制度,吸引乡贤、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等参与农业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福建省福鼎市委组织部 王子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