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执行后,有些家长总是焦虑,担心孩子的成绩下降、孩子变得贪玩等。但成功的因素大多数是智力测试显示不出来的,每位孩子的天分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帮他们去发掘,而不是把责任寄托在老师、培训机构、作业、考试上。事实证明,走得最远的不是那些最聪明的、一学就会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遇到困难不放弃、最有恒心的学生。
双减政策后,孩子们的确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也会出现自制力有限,容易随波逐流,从而学习下降、养成不良习惯的风险,因此,家庭教育就该开始发挥作用,帮助学生快速适应。
首先,家长要懂得陪伴的意义。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很大,父母为了挣钱,常常会忽视家庭这一块,陪伴学生的时间非常少。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培养学生需要家长耗费更多的精力。所以,家长要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开展家庭教育的保障。
其次,家长要重视阅读。现如今电子产业发展很快,孩子们回到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花在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课本知识,丰富课外阅读只能在课后进行,这就需要家长带好头,从自身做起,拿起书籍,陪学生一起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学习方面,生活习惯也不能忽视,家长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过分依赖父母,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这样将来学习上遇到困难,可以具备积极面对的勇气。
最后,家长要培养孩子自立的良好习惯。父母不可能永远的陪伴在孩子身边,所以教会孩子学会独立自主,才能让孩子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孩子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的能力,自主的目的是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可以自我调节、独立的人,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就要去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们在了解自己、了解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充满着未知和幻想,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要告诉他们双减政策的目的不是让他们尽情的玩耍,而是要学会高度自律,更高效的听课和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冉钟平 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