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发至今,我国坚持“严防死守、动态清零”策略屡创佳绩,诸如采取临时封控、流调排查、成立现场指挥、保障居民生活等一系列防疫措施既保护了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也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认可与效仿。但2022年春节过后,病毒席卷重来,从迅速破防到全面失控仅用了一个多月。
由于这波疫情事发突然,应急启动晚,病毒传播块、多元输入、多链并行、多点散发,现仍处于指数级上升初期。经调查研究,此次病例中凡接种过疫苗的,并且加强过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低于流感。但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即便是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即便建设健康中国迫在眉睫,但目前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状况要想适应新要求、新形势还尚缺火候。相对而言,国内的公共卫生行业欠缺必要的重视和发展,如公共卫生队伍薪资待遇偏低;人数增幅低,部分卫生机构人员反而逐年下降,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建设进展缓慢,技术骨干力量薄弱;部分卫生医疗人员缺乏沟通能力、研判能力、领导能力。
“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行动引领,为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要相应提升薪资待遇;明确公共卫生人才的职业定位;制定人事管理机制;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培养公共卫生队伍的担当能力,让公共卫生人员具备预防为主的思想理念,并愿意开展预防服务,承担起国家赋予的使命与职责,释放价值势能;协同各国,合理分工,休戚与共。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更是体现了建设健康中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建设健康中国过程中,要发挥党总览全局、核心领导作用,确保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推进;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重治轻防”的观念;改善民众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尽可能的降低病毒传播的途径;做好健康理念和健康行为的宣传,强化个人健康意识,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经历了两年多的抗疫,各界人士强化了防病意识,提高了健康素养,促进了健康行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刻体现了人民健康是国家的立国之基。此外,健康福祉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健康中国”仅仅依靠中国的努力是不够的,人类的卫生健康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置身事外的,需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起创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双溪街道 陈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