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底,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一体推进学查改,把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深悟透,以"理论熔炉"锻造政治定力。开展专项学习行动,首先要筑牢思想根基。党员干部应秉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钻研精神,构建"三维学习体系":一维抓原著,逐字逐句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原文,建立"论述-心得"两色标注笔记;二维抓"场景化学习",通过模拟"八小时外"社交场景沉浸式培训,让纪律规定贯彻工作生活全场景;三维抓"长效化赋能",建立"每周一小时"微党课制度,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将理论学习转化为纪律课"。通过"学-研-用"闭环机制,推动规定精神从"书本上"走进"心坎里",从"纸面要求"升华为"行为准则"。
查准改实,以"政治体检"重塑党性修养。查摆问题要以"显微镜"查病灶,党员干部要建立"三查"工作法:查"理想信念缺钙"风险,开展"作风建设画像"活动,通过"问初心-塑党性-问群众"三步法,绘制个人作风"网状图";查"制度漏洞"隐患,聚焦公务接待、差旅管理、调研作风等高频风险点,建立"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查"执行偏差"症结,运用大数据比对公务用车轨迹等关键指标,构建"数字作风监督舱"。针对查摆问题,实施"靶向治疗":建立"问题销号台账",实行"整改承诺-进度公示-群众验收"闭环管理;由纪检监察专干与重点岗位人员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开展"作风整改擂台赛",以整改成效比拼推动后进赶超。
知行合一,以"民生答卷"检验作风成色。作风建设成效做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应构建"三民工作法":建立"民生痛点清单",通过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的难题,有问题值班电话24小时线上直达;将老旧小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等民生工程纳入作风建设考核;创新"民生服务机制",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作风观察员"专岗,开展"领导走流程"换位体验活动,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跟踪回访"全链条服务标准。通过"群众出题-干部答题-社会阅卷"的闭环机制,让作风建设成效可感可触,使"八项规定"真正成为温暖民心的"连心桥"。(潮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