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是武装党员干部、实现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后,全党上下迅速掀起了一股新时代的学习热潮,纷纷亮出“真招数”、想出“好学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但是,仍有地方干部存在理论学习“泛泛而已”,只停留在嘴巴上喊空口号,声音很大动作很小,动嘴很多动脑很少,只图应付任务式的“泛泛学、泛泛悟、泛泛做”。要亟待改变这样的不良现状,从学深、悟透、做实上下功夫,助推党的二十大精神“遍地生花”。
理论学习要坚持“温故知新,学思并重”,要下一番“真学真懂”的硬功夫。《习近平著作选读》的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生动记录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科学总结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经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这是一本新时代新征程的“权威教材”,既要反复研读、又要深耕细学、更要温故知新,绝不能浮于表面地看、浮光掠影地读、一知半解地品。“随便学、随便看”“只学习、不思考”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浅水区”泛游阶段,无法培养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先学一步真思一层,在学习上下苦功实功,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深刻领会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坚持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真情实感学,把自己“摆”进去,把学风“严”起来,促进二十大精神学习“读得懂、学得实”。
理论学习要坚持“融会贯通,践悟并举”,要下一番“真讲真用”的实功夫。《习近平著作选读》意蕴丰富、理论深厚。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做到“细嚼慢咽”,努力将政治理论转化成思想上的“筋骨”、灵魂上的“血肉”,方能做到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摆在重要位置,将其列入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干部认认真真悟,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党员主题活动等多元化形式,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党员干部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再者,基层工作干部特别处于挂职期的选调生,还应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将“原文、原汁、原味”翻译成贴近群众的“民话”、融入群众的“土话”、凝聚群众的“白话”,把政治理论“精华”说清楚、讲明白,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
理论学习要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并进”,要下一番“真做真干”的巧功夫。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干部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当前,农村基层点多面广、条件艰苦、情况繁杂。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干部要增强行动的自觉性,知行合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落实上的“行动派”,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听民声、探民情、集民智、解民忧、暖民心。以党的理论武装头脑、以党的理论指导实践、以党的理论推动工作,当好改革发展“排头兵”、做好乡村振兴“领头羊”、育好基层治理“接班人”。事实证明,只有将学和做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提升“学”的积淀、增强“用”的效能,在理论学习“转化”过程中真出实绩、出真实绩。(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