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时提到“要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确,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君舟民水,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未忘却“民心”之重。习总书记以“我将无我,执政为民”的境界,点明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之惠在于民心所向。
懂民心首先要心连心。在思想层面上,充分认识到民生实事的重要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需求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仅是如此只是“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就要求“设身处地”,真正的知民所知,感民所感。神农躬身尝百草终成药王,乾隆六下江南察民情开创太平盛世。只有深入群众,潜心调研,才能感同身受,才能将人民的需求融入工作,将人民的想法融入骨血。
心连心更要脚踏实地。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终究是“空中楼阁”,落到实处才不会“镜花水月”一场空。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在宋仁宗执政期间,多次上谏开仓放粮,甚至将贫民所食的苦乌草带给宋仁宗品尝。他宽厚仁爱的思想和仁人志士的情操,推动了北宋的藏富于民。云南的“燃灯校长”张桂梅因为自己儿时的经历,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她淋过雨,所以拼命为孩子们打伞。扎根在大山,十年如一日,让千千万万的山村女孩有书可读。古往今来,多少前辈先贤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民生无小事。
脚踏实地也要手牵手。懂民心,落实处,更需暖民心。在民生工作中,多一些人文关怀,让民众感受到真诚和温暖才是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民生从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切切实实带给民众幸福和温暖。在政策制定上,灵活变通,切实解决痛点难点,拒绝“一刀切”,“大而空”;在政策实施中,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需求,细化服务分类,综合提升服务质量。做好本职的同时,更多地给予民众心理上的慰藉;在政策实施后,接受反馈,及时调整。真正做到政之所指即为民心所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心连心,踏实地,手牵手,怀赤子之心,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以民为本,民心汇聚。(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人民政府 洪瑜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