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脱贫不返贫 让全面小康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2020-06-29 16:37:26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防止返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谋划。”截止目前,我国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可见,在脱贫攻坚攻城拔寨的决胜阶段,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不可偏废。我们既要一手攻坚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更要紧盯贫困边缘人口、易返贫人员,着力在防止脱贫人员返贫上下狠功夫,夯实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基础,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让全面小康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找准返贫“病根”,打好政策“组合拳”是防止返贫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毫无疑问,农村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不少贫困户稳定脱贫能力差,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时有发生,紧盯返贫风险点,严把贫困退出关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各部门要将对已脱贫人员的“回头看”纳入常态化工作,准确把握困难群众各阶段现实情况,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早监测、早发现、早识别、早帮扶,确保扶贫路上一个不落。要对准“病根”分门别类、精准施策;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保持帮扶举措“不下线”,建立与返贫类型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专项社会救助制度,构建起对口扶贫、结对帮扶的扶贫大格局,夯实贫困人口稳脱贫、不返贫的政策基础。

增强产业韧性,做到“强产业、固根本”是防止返贫的关键。减贫脱贫,产业是基础支撑;防止返贫,同样要把好产业关。对于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人员,要聚焦产业稳固发展,因地制宜选优配强扶贫产业项目,优先引进具有发展潜力、持续性稳定性强的项目,不搞“一锤子买卖”,补齐扶贫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短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刚性物质满足的时候,要着力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对其精神进行充电,变“输血”为“造血”,不断增强扶贫主体自身的发展能力;要加大产业发展和科技知识的培训力度,积极探索“互联网+”的消费新模式,在发展产业方面做全慢工细活,实现“强产业、固根本”。

强化作风建设,杜绝“花架子、假把式”是防止返贫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代表全党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当前,警惕返贫、防止返贫,任重而道远。“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每位党员干部要真正把困难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扑下身子,带着真感情帮扶;要坚决杜绝专攻“数字脱贫”、搞“花拳绣腿”、“造盆景”等各种华而不实的“假把式”扶贫作风;要深入村居一线,全面掌握谁会“贫”,“ 贫”在哪、是否真脱贫、返贫风险点在哪等实际情况,不做“一家之言”的听众,才能真正了解贫困,对症下药,针针用在点上,做好细针密线的“绣花功夫”,为小康社会的建成提质增效。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时刻,全面小康社会也已步入收官之年,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务必勇担责任与使命,同心戮力,顽强作战,加大致贫返贫风险防控力度,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让脱贫攻坚释放出施之长远的政策红利,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忠实助力者。(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中山镇人民政府 兰路琴)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