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思政课须悟透讲好中国战“疫”的政治优势

2020-05-19 14:06:49 | 来源: 中廉在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面临的问题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也面临着诸多的改革创新考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体现了党对思政教育建设在新时代的新方向,新认识,新践行,以及在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的新思路。从而可见党对思政教育的领导,由宏观理念上的领导,进入了全面领导的新时代。这既是时代创新之需,也是思政教育本身带来的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的自我超越。“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办好思政课是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的关键所在。当下在开展思政课时更要结合实际悟透讲好中国战“疫”的政治优势。

在思政课中悟透讲好中国战“疫”的政治优势必须深刻认识战“疫”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做到在战“疫”中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就必须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深刻认识从中国共产党1921年建党开始,诞生红船精神以来,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衰,外来势力驱不散,帝国主义打不垮,是因为我们拥有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哪里,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血脉里;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基因里;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魂魄里;在不甘屈辱、奋起抗争,不畏强暴、浴血奋战,不甘落后、砥砺奋进的骨子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寸山河一寸血。是血肉之躯挺起了民族脊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道路改变了中国命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凝聚起力量齐心战“疫”,进而切实发挥好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最终来坚定不移的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在思政课中悟透讲好中国战“疫”的政治优势必须深刻认识战“疫”中要时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速度、力度和效度,来之不易、世所罕见。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大战场;这是一个初心使命的大考场;这是一个与死神博弈的大较场。面对疫情,各地党组织在党中央的号召下,纷纷站了出来,带领当地党员群众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筑起了战疫“主心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数的“坚守者”“逆行者”奋战在战“疫”一线,他们在疫情面前冒着被感染甚至失去生命的风险,无怨无悔地挺身而出,以生命赴使命,越是艰险越向前,从而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坚定的长城。可见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凝聚起力量齐心战“疫”,进而真正在抗击疫情中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做到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真正做到胸怀大爱、临危不惧、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做到始终保持住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最终在齐心战“疫”中淬炼好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队伍,进而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

在思政课中悟透讲好中国战“疫”的政治优势必须深刻认识战“疫”中要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新时代办好学校思政理论教育要理直气壮的开好思政理论课,结合战“疫”实际,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有情愫,也是我们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深刻认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家国紧密相连。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家与国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爱国必先爱家。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深刻认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抗疫战场上真正的英雄。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面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奋力构筑防疫坚固防线;人民群众居家隔离,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这样才能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来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始终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博大胸怀,来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进而以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举措迎击战胜疫情,来体现出中国速度,传递好中国声音,弘扬好中国精神,最终对全球防控疫情作出我们的贡献。这样才能最终在思政课中用好新时代战“疫”精神铸魂育人,引导新时代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张凝 贵阳市修文县党建指导员 修文阳明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