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生态 > 正文

执“生态银行”之笔绘就绿富同兴新图景

2025-09-05 13:53:38 | 来源: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郑坊镇人民政府

南平市顺昌县郑坊镇作为“森林生态银行”模式的首批实践者,以兴源村为起点,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基层血脉,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活化、产业反哺三大路径,为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样本”。

一、机制创新,破题“单家独户”,激活沉睡资源

面对劳动力外流导致的林地荒废难题,郑坊镇兴源村率先试点“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模式:一是资源整合集约化。林农以8800亩林地(占全村88%)经营权入股,由县国有林场统一实施“三改”,林地效益较分散经营提高30%-50%;二是分红激励常态化:2024年兴源村分红金额同比提高50%,累计分红23.67万元惠及321户村民,实现“林子更绿、钱袋更鼓”。这一模式迅速辐射全镇,带动郑坊村、峰岭村等5个村新签合作意向,形成“县统筹、镇执行、村受益”协同体系。

二、价值转化,从“砍树卖木”到“空气变现”

依托县级“一元碳汇”平台,郑坊镇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场景:村民通过小程序以1元/10kg价格交易碳汇,全镇会议活动率先推行“零碳实践”(如签约仪式购514元碳汇抵消5.13吨CO₂),累计带动769户林农增收。

三、产业反哺,打通“绿”与“富”的转化通道

郑坊镇将生态红利转化为产业动能,构建可持续振兴模式:一是强村富民。兴源村利用分红资金建成75个食用菌大棚及冷链仓库,发展林下经济;村财收入从不足5万元增至60万元,反哺公益事业;二是金融赋能。获农信社3000万元“福林·股权合作贷”及全省首笔“乡村振兴碳汇贷”200万元,破解林业长周期融资瓶颈。

郑坊镇兴源村的蜕变印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让生态红利惠及于民。从兴源村“四个一”合作经营到碳汇场景化应用,再到金融工具创新,每一步都紧扣“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主线。这片闽北山乡的实践,正是福建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的生动注脚——当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幸福靠山”,改革“试验田”必将孕育更丰硕的果实。(陈一凡)

责任编辑:刘雅娟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