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两山论”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切实行动起来,护美绿水青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是人类共有的丰富财富,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类历史上,环境污染事件屡见不鲜,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由于向空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番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以及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等事件,这些环境污染事件令人怵目惊心。我们都应以史为鉴,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护美我们的绿水青山,抵制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
创新制宜结合,寻宝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资源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许多地区最大的资源是生态资源,最大的优势也是生态优势,做好绿水青山这篇文章,深挖绿水青山这座富矿,是巩固脱贫攻坚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调研,掌握实情,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学习先进经验、优秀做法,做到走出去、引进来,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绿水青山中做大做强林下产业。
健全长效机制,守住金山银山。沿着这条从绿水青山中开辟的道路,我们守住了生态环境,也寻到了金山银山。充分挖掘绿水青山的经济效益,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应对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我们在工作中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如“公司+合作社+党支部+基地+群众”的方式,让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新时代赋予新担当,在接下来的征程中,依然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祖国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民常笑。(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民政府 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