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清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花厅镇枫岭村的千亩茶山云雾缭绕,嫩绿的茶芽在晨露中舒展。45岁的余书贵穿梭在茶树间,望着这片用12年心血打造的“金山银山”,脸上洋溢着自豪。曾经的荒山野岭,如今已化作带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2012年,在外打拼多年的余书贵放弃杭州优渥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面对家乡的荒山,他敏锐捕捉到生态产业的发展机遇。次年,他流转1200亩荒山,开始种植茶叶。从土壤改良、茶苗培育到茶园规划、技术引进,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与汗水。如今,基地已实现年产茶叶8000斤、产值200余万元。
这片茶园不仅是绿色产业的摇篮,更是村民致富的希望。基地长期雇佣8名村民负责日常管理,采用除草机与人工结合的方式提高效率,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洋塘村村民谢尊水曾在外务工,因工作机会减少返乡后负责基地管理,他感慨道:“既能照顾到家里,又能在家门口赚钱,很开心。”枫岭村村民余书顺过去和妻子经营小餐馆收入有限,如今在基地管理茶山,月工资5000元左右,夫妻二人两份收入让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采茶高峰期,基地可吸纳100余名工人,人均日薪约200元,年发放工资达80万元左右,切实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岩茶制作工艺复杂,鲜叶在本地车间制成半成品后,再运往武夷山精加工,销路主要集中在武夷山和上饶本地。值得一提的是,制茶车间位于源口桥头,毗邻改造后的映虹桥景观。古色古香的映虹桥与现代气息的鱼鳞坝相映成趣,每到周末便吸引众多游客。游客赏景之余,常走进车间品茶,不少外地游客还将“映虹桥”牌茶叶作为特产带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目前全镇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000余亩,茶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花厅镇将持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焕发出新的价值。”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罗梦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