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大局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同安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土地上,党员干部肩负着“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的神圣使命,必须以思想为舵、以行动为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当好“领航员”“攻坚手”“答卷人”,用初心与担当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一、以“思想铸魂”领航,做生态文明的坚定信仰者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首先要筑牢“绿色信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融入灵魂深处,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根本价值取向。
要带头当好“宣传员”,在基层一线宣讲生态文明理念,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共识;在制定发展规划、推动项目落地时,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坚决摒弃“唯GDP”思维,不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算好生态账、长远账,让绿色成为同安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从城市规划的“留白增绿”到乡村振兴的“生态赋能”,每一项决策都应彰显对自然的敬畏、对子孙的负责,让生态文明思想在同安大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二、以“责任在肩”破难,做生态攻坚的勇猛践行者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资源保护等一线冲锋在前,敢啃“硬骨头”、敢接“烫山芋”。
面对河道整治中的截污难题、矿山修复中的生态欠账、土壤污染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必须迎难而上、动真碰硬,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推动问题整改。要主动下沉基层,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工厂企业,查实情、找症结、谋实策,建立“清单化”责任机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同时,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产业转型中引导企业走绿色低碳之路,在乡村建设中推广“生态+” 模式,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环境美”与“百姓富”的良性互动。唯有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劲攻坚克难,才能让同安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三、以“初心为民”落笔,做生态惠民的温暖传递者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入手,让生态成果更有“民生温度”。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油烟污染、噪音扰民、垃圾分类等问题,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用“绣花功夫”改善人居环境;在推进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保留乡土风貌、保护传统文化,让绿水青山既承载生态价值,又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要带头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低碳环保的消费观、出行观,以自身行动带动身边人参与植绿护绿、节水节电、光盘行动,让生态文明从“理念”变成“习惯”,从“号召”化为“自觉”。当群众在公园绿道漫步、于清澈溪流畔嬉戏、在洁净村庄中安居,便是对党员干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最佳褒奖。
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同安这片热土上,党员干部既是“答卷人”,也是“阅卷人”。我们当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融入生态保护的每一次行动、每一项举措,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枝叶总关情”的情怀,守护好自然馈赠的“聚宝盆”,描绘好绿色发展的“工笔画”,让美丽同安的画卷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纪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