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阵地,基层党组织需以“学查改”为实践路径,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整治作风顽疾、服务群众的实际举措,让清风正气成为基层治理的鲜明底色。
以“学清单”为认知引擎,推动学习从文件接收向信仰内化跃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基层作风建设的“核心指引”,必须深学细悟其政治内涵。亟需搭建“理论筑基+案例警示+实践转化”多维学习体系,促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层党组织可通过组织党员重走革命遗址、重温入党誓词等,深化“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认同。建立本土化警示教育案例库,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增强教育实效。开展“学用转化”先进个人评选,将学习成效与矛盾化解、民生服务、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紧密挂钩。
以“查清单”为问题利刃,推动作风从模糊感知向问题清零转变。基层“四风”问题隐蔽性强、变异度高,必须精准查摆。需构建“清单化查摆+网格化监督+台账化整改”全链条机制,破解基层作风顽疾。清单化查摆通过分类梳理问题清单、动态更新问题台账,精准锁定“四风”隐形变异等深层矛盾;网格化监督依托基层治理网格,通过责任到岗、多渠道反馈和数字赋能实现监督全覆盖;台账化整改实行“登记-交办-销号”全流程管理,以“三色预警”和长效巩固破解整改反弹难题。
以“改清单”为行动闭环,推动实践从被动应付向长效作为升级。整改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基层党组织需紧扣减负、服务、发展三大关键领域,以制度固本、数字提效、文化铸魂助推长效治理。在减负领域,依托数字平台提效,通过基层事项准入制、服务规范指南等减轻“重担”,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局。在服务领域,以民生诉求响应清单等制度传递温度,开展“流动服务站”等实践活动,推动服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深植的关键,在于推动“学查改”从理念转化为“知信行”一体实践。基层党组织须以分领域调研座谈会精神为遵循,既要做作风建设的“监督员”,更要当改革发展的“助推器”,让清风正气成为基层治理的最美底色,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杨俊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