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廉政建设 > 正文

靶向施治祛除作风顽疾 实干担当赢得民心向背

2025-05-20 15:58:43 | 来源: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郑坊镇人民政府

作风建设,堪称党的建设中的一张熠熠生辉的金色名片,更是凝聚党心民心的一项关键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于《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将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升至战略高度,这一举措,淋漓尽致地彰显出党中央破除作风顽疾的坚定决心。置身新征程,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唯有秉持刀刃向内的勇气,剜除形式主义的“腐肉”,凭借系统思维,破除官僚主义的“坚冰”,方能使实干担当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

一、剑指虚功假招,破除“痕迹主义”迷障​

要根治“痕迹主义”,需构建“基层减负负面清单”,大力推行“多表合一”“多会套开”的集约化工作机制,更要充分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打破“表格抗疫”的荒诞怪圈。某省搭建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后,重复填报数据减少72%,成功让干部得以腾出双手,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

二、狠刹衙门习气,打破“责任甩锅”怪圈​

必须打造“首问负责+闭环管理”的责任链条,深入实施“窗口无否决权”改革。杭州市民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后,群众办事满意率大幅提升至99.2%。这种敢于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无疑是破除官僚作风的治本良策。​

三、聚焦实干实效,树立“群众满意”标尺​

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切实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贵州创新“双台账双责任”机制,将26万件民生诉求纳入数字化闭环管理,实现98.6%的问题按期办结;深圳推行 “行走办公”模式,领导干部每周亲赴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当考核的指挥棒从关注“材料厚度”转变为聚焦“民生温度”,当政策落实从“会场表态”切实转变为“现场答卷”,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自然会蔚然成风。某县开展“民评官”活动后,干部主动下访频次增长3倍,群众信访量下降65%。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站在强国建设的关键历史节点,我们务必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内容。不少地方在实干之路上已经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成效。比如在江西瑞金,为改善乡村医疗条件,当地干部深入各个偏远村落调研,了解村民实际需求,积极协调资源,推动建立了多个村级医疗站,还组织专家定期下乡坐诊,切实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在重庆巫溪,为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干部们带头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一起劳作,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帮助农户优化农产品品种,拓宽销售渠道,使曾经贫困的村庄依靠特色农产品实现了增收致富。​

当党员干部都能成为“行走的民情数据库”“移动的问题解决站”,当政策执行彻底告别“空转打滑”,优良党风必将如滋润民心的春雨,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书写出不负人民的精彩答卷。(孙柳)

责任编辑:唐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