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以青年心筑中国梦

2023-09-08 08:58:24 | 来源: 安徽省桐城市金神镇人民政府

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同时指出推进强军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野寨中学的20名学生回信时,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百年屈辱,百年渴望。当中华民族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

萌生了一个执着的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我们想象不到先辈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才会有今天这番成就,强军梦不只是写在纸上、喊在嘴上的口号,更是需要用能打仗、打胜仗的实际行动来书写的一份答卷。

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一代代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复兴路犹长,奋斗正当时,新时代青年同样应该逐梦前行,不负韶华。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呼唤有知识、高学历的莘莘学子贡献青春、书写华章。今天,在青年的人生选项不断增加、发展空间大幅拓展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选择参军入伍,把青春和志向融入为国担当、强军报国的伟大实践。诚然,这种选择意味着牺牲、奉献,与辛苦劳累为伍,与荆棘挑战为伴。然而,担当使命长才干,勇攀高峰结硕果,拼搏进取有作为,时代呼唤着更多青年踊跃投身,让最美的青春与祖国共前行、与时代齐发展、与军队同芳华!

青年是中国的未来,也是军队的未来,青年军人是部队的主体力量。只有每一名青年军人共同“给力”,方能凝聚起一往无前的强军力量。(潘鸿润)

责任编辑:泥泥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