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总理在江苏调研期间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扩大有效需求,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为新时代基层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科技创新要像种子扎根泥土,在基层沃土孕育发展动能基层是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要构建“立体化”创新培育体系:在人才培育方面,每年遴选乡土技术能手与高校专家结对,通过“田间课堂”“车间实验室”等形式开展实操培训。针对中小型企业特点,鼓励员工提出设备改进、工艺优化等“金点子”,形成“人人都是创新主体”的浓厚氛围。
民生保障当如春雨润泽心田,用真情实意浇灌幸福之花群众满意度是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构建“全周期”民生服务体系:在品质提升环节,实施“党建+”邻里中心升级计划,改造提升“15分钟生活圈”内的农贸市场、公园等设施,根据实际情况搭配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运营社区养老中心。重点关注“沉默的少数”,建立独居老人每日问候、留守儿童周末陪伴等温情制度。在精神文化层面,复兴传统节庆活动,组织“村晚”“邻里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归属感。
作风建设需似青松挺拔向上,以实干担当锤炼过硬队伍干部精气神是事业发展的核心保障。要构建“闭环式”作风提升机制:在教育引导方面,开设“老党员课堂”,邀请老支书、老模范讲述奋斗故事,建设廉政教育基地实景还原典型案例;在监督评价方面,实现项目进度、资金使用全程公开,不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特别要建立“担当作为”正负面清单,对在改革创新中出现失误但尽职免责的干部给予包容,对“躺平式”干部实施“回炉再造”。通过如每月“先锋榜”、季度“擂台赛”等形式,营造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基层工作者既要用创新之犁深耕发展沃土,又要以为民之心细描幸福蓝图,更要以过硬作风筑牢事业根基,真正让调研讲话精神在基层绽放实践之花、结出惠民之果。通过多维验证工作成效,及时调整完善工作方案,形成“学习-实践-反馈-提升”的良性循环。(蔡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