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廉政建设 > 正文

“三不”引清风

2023-08-30 11:32:32 | 来源: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委组织部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面对语言腐败,不听不信。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的背后往往是索取、陷阱、阴谋,其本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语言上的具体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上的贿赂比金钱贿赂更具有隐蔽性、欺骗性。面对语言腐败,领导干部要明心见性,辨“美言”,识“媚言”;强心固志,倡“真言”,反“违言”;求真务实,去“套言”,破“浮言”。秉持着共产党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优良传统,慎听顺耳“美言”,倾听逆耳忠言,筑牢耳边的防腐堤坝,积极打造良好语言生态,让花言巧语无处可去。

面对金钱诱惑,不贪不要。金钱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人品的纯粹与污浊、灵魂的高贵与卑下。要明白金钱对于个人生活而言,只是生活的保障,绝不是活着的目的。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强化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严明纪律和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强化廉政教育,培育廉洁价值理念,才在思想上做到不想贪。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减存量、重点遏增量。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强化监督和监察全覆盖的震慑效应,行为上不敢要、不敢腐。

面对权利腐化,不偏不倚。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则群众喜,个人荣,事业兴;公权滥用,假公济私,则群众怒,个人辱,事业损。权力,权为衡器,权力,是平衡的力量、平衡的能力,有但不能任性,要牢记党员干部行使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国家权力、公权力,公权姓公、公权为民,不能有私心、谋私利、满私欲,树立正确权力观,时常在思想上“敲打”自己。进一步完善对权力的监督管控机制,扎紧制度“笼子”,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方可以让党员干部更好地行权和用权。思想上不偏,监管上不倚才能让权利的腐化没有滋生的土壤。(叶金龙)

责任编辑:欣悦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