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纪委监委认真学习贯彻各级纪委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有关部署要求,锚定目标定位,把握“两坚持两注重”,全面优化提升,努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坚持政治铸魂,把牢政治功能“定盘星”,锤炼党性作风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其基本政治属性。区纪委监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区纪委常委会自身建设,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通过领导讲学、专题研学、支部促学等多种方式强化政治学习教育培训,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推动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抓紧抓牢政治理论学习,定期开展党建活动,严肃组织生活,推动建设一流支部,培养一流党员与打造一流工作互促共进,引导全区纪检监察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作风塑形,常念廉洁自律“紧箍咒”,树立良好形象
正人先正已,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效。区纪委监委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懒政现象“九种表现”,以“讲政治、强作风、抓落实、争一流”为主要内容,制定《开展强化作风建设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从五个方面细化22项具体任务和落实举措,强化作风建设,不断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同时,坚持刀刃向内,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以更高标准、更实作风履行监督执纪职责,带头推动全区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修订完善干部监督实施办法、借调人员管理办法,以及外出请示报备、请销假、内勤管理等20余项制度规范,以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纪检监察干部言行;常态化开展廉政提醒教育,采取谈心谈话、会议提醒、廉情家访等方式常念“紧箍咒”,绷紧干部廉洁自律之弦,今年以来开展谈心谈话32人次;全面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对个人有关事项申报延伸到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做到应报尽报;坚持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和作风问题露头就打,坚决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持续防止“灯下黑”,以严实细深作风树形象、作表率。
注重制度规范,划定履职尽责“标尺线”,促进担当作为
各项制度机制在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的同时,也为纪检监察干部划出了履职“跑道”。区纪委监委完善信访处置、监督检查、审查调查、追责问责、派驻监督等制度机制21项,规范工作流程12个,划定执纪执法“标尺线”,进一步提高监督执纪和审查调查工作规范化水平。立足职能职责,结合实际,制定政治监督台账、“两个责任”任务清单,形成工作推进“总台账”和“路线图”,发挥“室组地巡”统筹联动监督优势,强化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强化整改、督促落实,保障中心工作有效落实。将“顶格推进、挂图作战、月结日清、闭环管理”方法落实到机关运行中,建立“周动态”工作机制,实行机关日常工作“一周一报告”,重点工作“月调度、季汇报、半年小结、年底对账”机制,定期召开书记专题会、常委会工作调度会、问题线索推进会等,通过督进度、查过程、要结果,形成“任务第一时间明确、要求第一时间讲明、工作第一时间跟进、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的良性运转机制,有效强化工作责任,促进干部担当作为。
注重学习赋能,打磨专业履职“金刚钻”,锻造过硬队伍
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纪检监察队伍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的根本保障。围绕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制定2022年度培训计划,针对《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规定》、线索管理与处置、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解读等21项内容开展培训,做到时间覆盖全年、范围覆盖全员。创新培训方式,组织开展“书记讲学、常委讲座、骨干领学”培训,强化集中测试、线上线下答题等考核方式,充分发挥以讲促学、以考促学作用,切实提升学习培训实效。有效运用“室组地”作战模式、“一体化监督”方式及“三联审”工作机制,抽调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街道)纪(工)委及其他有关部门精干力量参与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工作,合理运用“理论+实战+总结”等方式,强化“以老带新”“以案代训”,以实践锻炼强业务能力,全方位培养审查调查精兵强将。今年以来,累计抽调基层纪检监察干23人次参与了实战练兵,成立3个“室组地”专班办理问题线索6件,运用“一体化”监督累计开展各类作风监督228批次,“三联审”工作机制审结案件8件8人。(东河区纪委监委 袁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