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是备春耕忙碌着的农人;公园广场,是奔跑跳跃的孩子们;美丽庭院,是破土而出充满希望的绿芽……行走在春意盎然的乡村,一幅幅充满希望的图景展示的是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的巨大变化。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如今的乡村,到处是欣欣向荣的产业发展,到处草木萌发的新绿。就笔者所在的地方而言,与十年前相比,现在的乡村可谓是变化巨大,曾经的“山乡巨变”用来形容现在乡村的完美蝶变是再符合不过的了。
你看那一条条乡间柏油路延伸进每一村,你看那白墙灰瓦的整齐院墙,你看那或蓝或红的屋顶下各种农机具在作业,你看那文化广场上欢快奔跑的孩童……是的,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乡村的发展日新月异,让每一个从乡村走出去的人更能寻找到浓浓的乡愁,让每一个来到乡村的人看到的则是美丽与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乡村还应下大力气打造美丽田园和“生态宜居”的新乡村。同时,以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重点,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思想素养、法律素养和道德水平也是必须要开展的工作。
我们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美丽乡村,在未来,将会游人是一步一景的“打卡地”,也会是回家的人心里那一抹最难忘的诗意栖居地。(梁子晶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