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的清风,源于每一寸权力的规范运行。作为扎根乡村一线的基层堡垒,要深刻体悟“风腐一体”的顽固性与危害性,以“同查同治”硬举措,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莲花落地生根。
一、风腐同源:警惕“小切口”背后的“大塌方”
基层“微腐败”往往始于作风“小管涌”。从一顿宴请、一盒“伴手礼”,到虚报惠民资金、挪用集体资产,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如同藤蔓交织。风腐同源、风腐一体,不良作风往往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在莲花镇的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因作风问题引发腐败风险。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风腐同查同治的重要性,以严格的监督执纪,筑牢廉洁防线。一方面,在项目招投标、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加强对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防止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问题发生;另一方面,对于群众反映的涉及作风和腐败的线索,要严肃对待、深入调查,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二、同查同治:打通基层监督“末梢神经”
“查”要穿透表象,“治”需直击根源。加强思想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法规,通过主题党日、廉政党课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让廉洁从政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完善监督机制,整合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监督力量,构建全方位监督网络,不仅要对干部工作行为进行监督,还要关注其生活作风,让监督无死角;强化制度执行,对于已经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项目审批制度等,严格执行,杜绝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真正让制度成为硬约束。
三、铁规长牙:让制度从墙上走进心里
硬举措的核心是“制度带电”。强化“微信监督群+小程序+监督平台”架构,在“村村有群、自愿入群”模式的基础上,推动“小团队、细网格”精细化管理,通过张贴小程序二维码、入户走访等方式引导村民了解、使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提高使用率,让平台成为村(社区)政策发布、干群交流、公示公开、反映诉求的统一窗口。指导村(社区)把握公开重点要点,通过“墙上贴”“群里晒”相结合,将发展党员、工程建设、“三资”管理、宅基地审批、低保户评定、村级资产处置等村级事务常态化公开晾晒,在微信群里直播村级“三重一大”事项、讲解惠民政策,确保群众关切的事项“不漏一项”,真正让群众随时随地关注查看、表达意见、监督举报。
高山茶园的晨雾散尽时,最见澄澈本色。当村会计主动拒收一筐“尝鲜”龙眼,当包村干部踩着露珠推开低保户的木门——这便是“铁规矩长牙”的生动注脚。莲花镇将始终以“治未病”的警觉、“剜腐肉”的勇气,让风腐同治的螺栓越拧越紧,真正把纪律的“高压线”架设到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卢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