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子弟,凭着自己的良好素质和胆识正在致富的征程上努力奋进。以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充分展示了小河新一代农村青年的干事创业风采。他就是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种柚子走上致富路的钟卫相。
钟卫相,1982年9月出生于小河镇坝统村糖房村民小组一个农村贫困家庭,初中毕业以后,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外出打工,在外十几载,经历过各种磨难,换过许多工种,微薄的收入终究难以改善贫困的家庭生活条件。2015年底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党委政府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多年的打工生涯让他深切体会到要真正脱贫致富,除了国家的扶持外,还需要自身自立自强。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想到了励志创业,变“输血”为“造血”。
2016年,在深圳打工的钟卫相与妻子相识相恋,家中父母逐渐年迈体衰需要人照顾,事业家庭如何兼顾,养家尽孝如何平衡成了压在他心里一块重重的石头。那年中秋,本应该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钟卫相和妻子却只能在出租屋里吃着简单的晚餐,好在祖籍广东梅州的工厂老板送给了他两颗梅州蜜柚,给小两口增添了几分节日气氛。吃着柚子的钟卫相不禁想,要是远在老家的父老乡亲也能吃到如此甘甜多汁的柚子该有多好,最好是年年都能吃上。要想年年吃上甘甜多汁的柚子,最好的办法就是种柚子。从此,在老家种柚子的想法在他心里悄悄萌了芽。
“那段时间经常在电视里听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很受启发,心想给我家山地种上树,我不也有一片金山银山了么。”说起最初搞种植业的初衷,钟卫相总是这么自豪。种什么品种既能山绿水美还能有不错的经济收益呢?甘甜多汁的柚子给了他灵感,小河镇自古以来就是柑橘类水果产区,柚子也属于柑橘科,小河镇历来有种植橘子、柑子的传统,他相信家乡的土地也同样适合种植柚子。而且相比于橘子、柑子,柚子营养更均衡、含糖量更低,是现如今全国广泛认同的健康水果,同时柚子产量更高,管理更方便,是具有较高价值的经济作物。
说干就干,年轻气盛的他不甘心就这样打工一辈子,“当时就像是吃了秤砣一样铁了心,自行驱车好几百公里,跑到广州梅州去学习人家的柚子种植技术。”经过实地观摩学习,钟卫相了解到,柚子是多年生植物,3年开始挂果,且柚子树越老,柚子品质越好,也就是说,一次投入,多年收益。虽然学习了种植技术,但因为家乡之前没有人尝试过种植柚子,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为了确保种植成功,钟卫相采用了一个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把他能在市面上买到的柚子品种幼苗,每种买几株回乡进行试错种植。“当时我就想,每种都种点,看哪种适合以后就种哪种,多整点种类,总能找到适合的嘛。”说起自己的种植经验,他总是滔滔不绝不吝分享。
经过品种选育,他最终选定了梅州蜜柚、红心柚、三红柚、沙田柚、青柚五个品种进行种植。“找到了合适的品种,我充满干劲,第一时间去购买了秧苗,为了节省时间,保证成活率,我拉起柚子苗,一个人从广州开车跑回家种植。2000多公里一点不感觉累,那种心情,简直兴奋极了。”说起第一批柚子苗种植的场景,钟卫相一边兴奋比划,一边激情描述。经过一家人全力劳作,2018年年初,第一批300余株柚子苗种植完成。并于2020年挂果产生收益。但自己家的土地毕竟有限,想要加快产业发展,流转土地是摆在面前的第一要务。在了解到钟卫相面临的困境后,镇村干部主动上门帮扶,经多方努力,帮助他协调流转了附近居民闲置土地数亩,陆续种上柚子苗。
“我种植出来的柚子品质上乘,比起外地转运进来的,我果园里的更新鲜、更实惠。”穿梭于茂密的柚子林,钟卫相一边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一边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现如今,钟卫相一家已陆续种植柚子900余株,年产柚子2500余公斤,他种植的柚子已远销昆明、上海等地,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预计到2023年柚子将全部投产,每株产量可达到150公斤左右。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共同富了才是富。我还是想通过我自己的示范,带动父老乡亲抱团发展,共同致富,让我们小河镇再添一张‘柚子之乡’的名片。”现在的钟卫相,已经过上了他以前梦寐以求的上能孝顺父母、下能教育子女的“柚”香“柚”甜的富裕新生活。(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 严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