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喜报!储备中心选手在全市“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百姓宣讲大赛中获佳绩

2025-07-19 07:40:28 | 来源: 滕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7月18日,山东省滕州市“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百姓宣讲大赛圆满落幕。市直机关党工委推送的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选手吴晓娜同志表现优异,凭借题为《从“为善兴滕感动善城”活动中感受榜样力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彩宣讲,在全市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理论类第五名(三等奖)的佳绩!

吴晓娜同志的宣讲立足滕州深厚的“善”文化根基,生动展现了滕州粮食系统“滕粮榜样”群体的时代担当与精神风貌。

吴晓娜同志的获奖,不仅是对其个人宣讲水平的肯定,更是对“滕粮榜样”群体崇高精神和突出贡献的一次有力宣传与褒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将以此次宣讲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挖掘、总结和宣传“滕粮榜样”的先进事迹与精神内核,让“守粮仓就是守江山”的责任意识、“粮心向党”的忠诚品格、“储心为民”的奉献情怀,从粮食系统走向全市,融入各行各业,从而汇聚成推动善城滕州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磅礴力量。

宣讲内容展示

从“为善兴滕 感动善城”活动中

感受榜样力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滕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吴晓娜

两千多年前,墨子在滕州这片土地上高举“兼爱”大旗,倡导“有道者劝以教人”;滕文公推行仁政,让善政之风浸润一方。这些古老的思想与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奉献精神、集体主义不谋而合,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滕州的生根发芽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今天,当我们走在滕州的街头巷尾,会发现:善,从未消失,反而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千年回响,叩问善的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在滕州,这座浸润着千年善文化的城市,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抽象的理论准则,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样一位老人——杜传印。当妻子的兄妹因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他,本可以选择轻松的道路。但他没有。从马克思主义的责任观来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中不仅要追求个人价值,更要承担社会责任。杜传印的选择,正是对这一理论的生动诠释。

杜传印的故事,是一曲用坚守谱写的赞歌。19年,6900多个日夜,他用雕刻手艺换钱买药,为病人清理污秽,他的双手布满老茧,身体积劳成疾,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他对家庭责任的坚守,正是“诚信”与“友善”的最质朴体现。“诚信”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更是对自己内心道德准则的坚守;“友善”不仅是对家人的关爱,更是对社会和谐的贡献。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善,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生的践行,这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道德观和奉献精神一脉相承。

粮心闪耀,诠释初心担当

如今,在我们粮食系统,一场以“滕粮榜样”为引领的价值实践也正在生动展开。这些扎根粮储一线的平凡工作者,用“守护大国粮仓”的实际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强大动力。他们有的是在粮食收储一线牢牢守护粮安基石的“守仓人”;有的是在粮储工作创新前沿攻坚突破的“革新者”;有的是深挖滕州粮食特色的“开拓家”;有的是为了全系统和谐稳定的“护航者”。

在榜样带动下,我市连续6年顺利通过省政策性粮油库存跨地区交叉检查,并获高度好评;成功争创全省第一家县域粮食区域公共品牌“滕粮善品”;“粮心向党 储心为民”党建品牌在全市脱颖而出。这意味着在滕州,每一粒粮食都流淌着:“善”的基因。滕粮榜样们也像我们的感动善城的榜样们一样,用粮心丈量善城厚度,以行动证明—— 当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有了最坚实的底座。

星火燎原,汇聚善的洪流

一个人的善,是微光;一群人的善,便是星河。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当杜传印的邻居开始义务帮他采购药品,我们看到的是“微善”向“宏善”的跃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生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滕州的实践证明:当每个公民都成为善的“传播者”,理论就会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向光而行,续写善的篇章

从墨子的“兼爱”到今天的“为善兴滕”,滕州的善文化从未缺席历史的舞台。“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让我们以榜样为镜,照见自己的初心;以榜样为灯,照亮前行的道路。从今天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善”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滕州这片浸润着千年善文化的热土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