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也是“浦江经验”形成20周年。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两个宝贵经验已从“一地之计”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国之策”。作为党员干部,应将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和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并行起来,学习好、运用好,赓续绘好基层治理“蓝图”。
永葆忠诚党性之心,沿着“经验”之路慎终如始、孜孜以求,画好组织引领“同心圆”。“基层善治,关键在党”。不管是从乡镇基层经验发展到国家治理经验,还是从实践探索转化为理论范式,在这一过程中,党的领导无疑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丰富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广大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筑牢思想阵地,以党建领航思想,把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工作与践行“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紧密结合。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下访倾听群众呼声,就地解决矛盾问题,让人民群众相信党、拥护党、跟党走。
永葆拳拳为民之心,沿着“经验”之路坚定不移、绵绵用力,画好群众路线“坐标系”。“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全体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枫桥经验”诠释了“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社会主义民主,“浦江经验”让民意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始终不变的是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广大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抓源头、抓基础,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把群众工作送到“家门口”。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一件接着一件干,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发展上依靠群众、民生上惠泽群众,用责任守护民生幸福。
永葆担当实干之心,沿着“经验”之路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画好推动发展“路线图”。“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基层治理的落脚点在“应”字上,不仅要有“怎么看”的态度,更要有“怎么办”的行动。凡是群众合理诉求,不推不拖,少一些“回去研究”和“再等一等”,多一些“立马就办”和“马上就好”;凡是对党和人民有利的事,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广大干部要以敢接“烫手山芋”、勇挑“沉重担子”、善啃“最硬骨头”的精神,主动解决基层治理过程中的难题,为党分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使命感,回应群众期盼,提高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