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四下基层”是干事创业、实干兴邦的重要法宝,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良方。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四下基础”这个“法宝”,真抓实干,“实打实”地为民解优,“实打实”地为民解难,“实打实”地为民办事。
为民解忧要做到“实打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自己置于群众中,走进田间地头,躬下身子,与群众亲切交谈,耐心倾听群众的“怨言碎语”,“顺耳话”要听,“逆耳话”也要听,越是难听的话越有可能反映出群众最真实存在的问题。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的深度情怀,主动“下沉”,去听一听一线群众的“难听话、苦楚话”,冷静地辩证分析群众的“粗言鄙语”,设身处地、敞开心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合理的诉求照单全收,不合理的诉求耐心讲明,做好党和人民群众的“中间人”,在做好传达上级要求的同时也要做好接收民众诉求,切实做到为群众排忧、解忧。
为民解难要做到“实打实”。为民解难要讲究“实效”,要敢于直面群众面临的困难。“现场办公”是直面群众困难最好的方式方法,人民群众更愿意看到提出的诉求被当场解决、对策方法现场提出、矛盾现场处理,而不是“我们会处理的,请耐心等待”“请回家等结果”等敷衍了事话语。敢于正视问题、敢于直面群众、敢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是践行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因此,要转变办公思想,让办公从“繁”到“简”、办公场地由“幕后”转为“台前”,把更热情的服务“摆到桌面”,把“看材料”变为“看实效”,把“应付上级检查”变为“接受群众审视”,让急事难事琐事“足不出户”地解决,让所思所想所盼“不走弯路”地实现,真正把心贴近群众、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现场检验,让老百姓发自内心地支持和拥护,牢记为民宗旨,发扬务实作风,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多举措并行,以“坚持不懈”的决心始终如一地为民解难。
为民办事要做到“实打实”。“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事实证明,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要聚焦党员队伍建设,把准问题导向,严格遵守群众在哪里,工作的聚焦点就在哪里;问题在什么地方,工作的现场就在什么地方。下基层现场办公,对于能马上解决的问题,以“小步快跑”的行动温暖群众;对于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问题,畅通绿色通道,为群众带去“及时雨”“雪中炭”。“问效于民方知实效”,要坚持倾听群众心声,坚守“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匠心精神,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真正放在心上、写在行动上,确保问题解决到位、解决到底。(鲁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