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秉承“天地万物皆吾师”的求学心态,以历史为师、以人民为师、以基层为师,坚定理想信念,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以“历史”为师,走稳“文化自信”复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年轻干部要学习、传承和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领悟“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既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以“人民”为师,书写“枝叶关情”的为民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赴地方调研考察,都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所问之事,看似微小零碎,但无一不与治国理政的大略方针相契合。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千难万难,问计群众就不难。年轻干部要紧紧依靠人民,多从民声民意中找症结,多从民计民策中找思路,在问计于民中让视野越开越阔,思路越理越明。要坚持下地搞调研,开门搞活动,坚决避免坐在家里“憋思路”、找几个人“凑点子”,要迈开步子常走、俯下身子常听,坚持谋划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改革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
以“榜样”为师,涵养“见贤思齐”的高尚品德。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启示年轻干部要对标榜样,寻找差距,补齐短板。榜样身上有无穷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年轻干部要养成见贤思齐的习惯,经常对标对表、对镜自照,查找自身的差距和“短板”,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我们要从榜样这位“最好的老师”身上汲取力量,立足基层实践,从点滴小事做起,戒骄戒躁,俯下身子,沉下性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锻造优良作风,淬炼过硬本领,尽力而为、全力以赴,做逐梦而行的“攻关者”,做敢为人先的“战斗员”,让青春在追梦路上闪耀发光。(陈聪 河北省黄骅市常郭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