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只要我们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经常深入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就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实践力量和理论智慧”。
把握群众诉求,在理论宣讲中聚民心。理论宣讲要有深度,讲得深入,才能彰显真理,以理服人。情通则理达,理达则行至,理论宣讲还要有温度,站稳人民立场,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把理论宣讲与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好。要坚持需求导向,深层把握基层宣讲受众的具体特点,针对当地发展实际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直面群众关注点,找准共鸣点,精准对接群众的理论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特色宣讲模式,为群众提供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理论宣讲,真正让宣讲充满“生活味”“烟火气”。
坚持问题导向,在调查研究中听民声。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善听群众“家常话”“苦水话”“牢骚话”,才能发现和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想的问题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常念百姓之情,常忧百姓之苦,常思百姓之需,尽心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调查研究在田间地头、乡街小巷中倾听民声,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达到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的目的。
紧盯矛盾化解,在信访接待中破难题。信访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加大矛盾排查化解力度,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要坚持标本兼治,强化源头治理,加大信访积案攻坚化解力度,紧盯重点领域信访事项,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要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信访与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协作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提高信访工作质量效率。要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发挥市联席办统筹协调作用,强化督导调度,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聚焦一线工作,在化解问题中解民忧。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实生活中,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要把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作为现场办公的重要内容,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现场研究、现场指导、现场协调,努力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孙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