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对年轻人“自找苦吃”的精神表示了肯定,这一精神与我们党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最美好的年纪,青年干部应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让“肯吃苦、能吃苦、敢吃苦”成为座右铭。
坚定“不怕苦”的信念,勇于过“苦日子”。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干部应始终坚持不忘初心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支撑青年“自讨苦吃”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趁着年轻,勇于吃苦,多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受苦的报酬是经验”。青年干部应在一桩桩、一件件困难的事情中提升自我,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积累经验。在磨砺和锤炼中,增进智慧、增长见识、稳固根基。
塑造“能吃苦”的毅力,乐于度过“艰苦”岁月。细数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背后,有一大批像焦裕禄、于敏、黄文秀这样杰出的党员干部在不懈奋斗。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面临着“极苦”的环境、“难上加难”的任务和“远大”的目标,但他们凭借着“能吃苦”的毅力,最终战胜了困难。于敏说:“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那便足矣”。青年干部应该时刻保持昂扬拼搏的精神、迎难而上的干劲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心谋划事情,精心干事,专注成事。多做“热锅上的蚂蚁”,多接“烫手山芋”,在基层扎根,努力成长。
锻造“能吃苦”的意志,甘于过“苦日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主动投身实践,经历风雨,青年干部才能增长见识、强壮筋骨、提高才干。学会深入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相信当代青年在“自找苦吃”的过程中,定会不断奋进,施展才干,无愧于青春。(梁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