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的大头即是群众工作,基层干部是与群众接触最密切的干部群体,面对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繁琐非常。基层干部如何更好做好群众工作,如何把握好坚守原则与灵活应对的关系,考验着每一位基层工作者的能力与水平。
首先是要做好服务者。这是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为了更快更好办好事,需要提高自身与群众打交道的情商,面对不同心情、性格的群众,要学会运用合理的方式去与群众交流。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我们要学会帮助其抚平情绪,耐心沟通。不徇私情、不办私事,更不因私废公。面对办事群众,始终以最真诚的态度服务群众,用最大耐心面对百姓,始终站在群众立场考虑问题,永远做人民的勤务兵。
还需做好政策落地的执行者。“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是对基层工作的形象比喻。如果把上级的政策和要求比作“千条线”,那么基层就是“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穿针引线”的人。“线”引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政策能否落地生根、部署能否开花结果。基层干部要多读原著、勤学原文、常悟原理以提高自身政策解读能力,才能更好地做政策落地的执行者。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心理,执行政策不打折扣、不谋私利。
基层干部更要做好国家政策最有效的宣传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基层工作者要践行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群众抵触情绪,获得百姓理解与支持,做好政策宣传,将各项工作落实在具体工作日常地潜移默化之中,静水流深,水滴石穿,这不仅有利于后续工作地开展,更有利于当地群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和维护,真正赢得民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与群众打交道就是要做好“多面手”,心无旁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张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