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过:“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经济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挑战和机遇随之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干部反而在这时候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在道路和方向上感到迷茫,理想信念也随之动摇。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如果在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颓废萎靡,习惯于当下的生活,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一心只想“躺平”,一方面不利于年轻干部自身发展,影响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国家的发展也会失去朝气和活力,最终影响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
面对困难,要端正态度。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中美贸易战、局部地区冲突不断;国内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系列社会问题显现。年轻干部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解决问题的长期性,那就很容易被困难击垮,容易碰到困难就“撂挑子”。但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饭要一口一口吃,活要一件一件干”。年轻干部只有认识到困难的艰巨性、长期性,才能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才能在困难面前保持定力,向着困难的山峦发起挑战。
面对困难,要以民为本。年轻干部往往学历高,知识好,但缺乏相应与群众打交道的经验。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以民为本,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工作首位,才能不致失去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如果将年轻干部看作成长中的小树苗,那么群众就是孕育树苗的土壤。如果树苗不能深入土壤,从土壤中吸取成长的养分,那么最终只能走向枯萎甚至灭亡。同样的,如果年轻干部不能从群众中吸取成长所需的经验、方法,那么最终会走偏,甚至脱离群众,走入歧途。
面对困难,要甘于奉献。从“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当代愚公”黄大发,到带领百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最终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扶贫事业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一代代干部前赴后继,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干部更加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挥前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叶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