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刊发的中共福建省委文章《坚持“四下基层” 走好群众路线》强调,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推动“四下基层”内涵不断深化、载体不断丰富、制度日益完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在八闽大地接续奋斗的强大力量。“柘老桑稠,农务村村遍。”青山绿水之间,青年干部的脚印遍布山林土地。青年干部要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卷起裤脚下泥地、撸起袖子建农村,于“跋山涉水”间挥洒青春,行“四下基层”路蔚然成风。
青年扎根基层,锤炼优良作风。“我们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在“下基层”的过程中,青年干部要面对复杂的农村人情关系和琐碎事务,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不适应,但这正是对青年干部的最佳磨炼。只有经历过基层群众的琐碎,才能真正体会到一线人民的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全力以赴为人民谋福祉,同时还能锤炼个人的优良作风、磨砺艰苦奋斗意志、增强实践工作能力。青年干部扎根基层,正是为了将奋斗的汗水挥洒到希望的田间,将青春的“光辉”照亮于山间的小路,将无限的“热情”奉献给广袤的农村。
青年扎根基层,提高决策质量。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只有“下沉”一线,才能更近一步听取民情、深入细致了解民意,真实倾听基层群众最真实的诉求和亟待解决的困境。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处理事务的重要依据。在新的形势、新的发展要求下,青年干部要常下乡间“田里头”,常进群众“热炕头”,深入开展调查与研究,及时准确反映基层发展变化,通过聚焦群众利益、倾听群众意见、解决群众诉求,进而提高决策质量,营造出“干事、创业、为民”的良好氛围,让决策有准头、百姓才有盼头、乡村振兴有搞头!
青年扎根基层,助力乡村发展。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在基层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当前乡村发展水平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导致城乡发展水平差距过大。青年干部思想活跃、观念新颖,接受新兴事物能力快,探索未知劲头足,正是缩短差距的“基石”。青年干部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是助力乡村的强大动力,可以为基层带去新思想,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要懂得了解群众需求与困难,发掘乡村新兴产业,只有凭借自身丰富知识和学习优势,帮扶群众发展经济,才能够更好带动群众致富,高效推动振兴,为乡村发展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力量。(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