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是国家治理环节的终端和末梢,也是最贴近人民群众、帮助群众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要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作基层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和发扬新时代的“枫桥经验”,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直接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
深刻领悟“枫桥经验”,秉持为民之心。如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枫桥经验”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从地方性到全国性、从纠纷化解经验到基层治理经验的华丽转变。响应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始终秉持一心为民的“真心”,坚持便民目标和问题导向,以服务好群众、满足群众需求为目的,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着力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把高质量、高效率的社区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深入践行“枫桥经验”,绘就鱼水之情。社区基层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地方,基层治理一小步、群众利益一大步。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解决群众实事。事不在小,关键在办,确保在基层治理服务中“声声有回应、事事有人办、件件有落实”。让群众满意、放心,将基层治理工作实效真正转化为群众脸上的“满意之笑”。
始终坚守“枫桥经验”,凝聚社会合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基层治理的必答题,这个“应”要有怎么看的态度,更要有怎么办的行动。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一方面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群众保障通道;另一方面要调动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基层治理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我们今后的前进发展道路上,要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贯彻好,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迸发旺盛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呈现时代魅力。(方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