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火炬代代相传,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当航天事业的星辰大海遇见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开,当西部计划的青春足迹叠加驻村工作的泥土芬芳,新时代青年人才正在党的领导下经历着独特的“三重淬炼”。这种淬炼既蕴含着百年党史的精神密码,更彰显着新时代人才成长的实践逻辑。
在科技报国中淬炼政治品格。航天事业作为大国重器的锻造场,始终是检验青年科技人才政治站位的试金石。从大漠深处的发射基地到文昌航天城的指挥中枢,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职业选择,而是经过思想淬火的政治自觉。在空间站建造的日夜里,在探月工程的征途上,青年人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旗所指就是奋斗方向”的深刻内涵,将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熔铸成听党指挥的行动自觉。
在边疆淬炼中铸就精神脊梁。援疆援藏的漫漫征途,西部计划的青春足迹,勾勒出新时代青年最壮美的成长曲线。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哨所,在塔克拉玛干的风沙现场,青年人才经历着特殊环境的精神洗礼。这种洗礼不是简单的环境适应,而是通过组织培养、实践锻炼形成的精神品格。当青年志愿者在和田的夜市宣讲党的政策,当驻村工作队在喀什的田间地头组织群众学习,他们正在将“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转化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铸就起新时代青年的精神脊梁。
在基层淬炼中锻造实干本领。扎根乡村振兴一线的驻村工作队,活跃在社区街巷的青年志愿者,构成新时代青年成长的大熔炉。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中,青年人才经历着真刀真枪的实战锤炼。这种锤炼不是温室里的盆景栽培,而是党组织搭建的广阔舞台。从“大学生村官”到“西部计划志愿者”,从“三支一扶”到“特岗教师”,党的组织体系为青年人才铺设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成长阶梯,锻造出堪当大任的实干本领。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青年人才的成长轨迹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同频共振。航天报国的科技前沿、边疆建设的广袤大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共同构成了青年人才淬炼成长的三维坐标系。这个坐标系的核心,始终是党旗引领的方向。当青春之火与党建之光交相辉映,新时代青年正在完成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蜕变升华,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这代人的最好成绩。(韩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