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殷切嘱托:“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作为一名选调生,生逢其时,面向方兴未艾的建功时期,站在乡村振兴的发展平台,我牢牢锚定主题教育“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根本任务,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让主题教育成效入心见行,在乡村振兴中播种生芽。
秉持初心,让“信仰之种”在乡村振兴上“播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推进乡村振兴就是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作为一名选调生我经验尚欠,阅历阙如;稚气有余,但从容不足,只领略过大都市的中国“奇迹”,没感悟过小乡村的中国“底色”。若要担起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就必须在基层扎根,实现从初出“象牙塔”的无所适从到融入“大熔炉”的从容不迫;就必须在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扎根基层永无悔,奉献青春正当时”的理想信念。自觉锤炼党性修养,戒慎戒惧,坚守立场。在履职尽责中增长才干、铆足干劲,在学思践悟中砥砺前行、淬炼意志,在不懈奋斗中提振精神、擦亮底色。以学铸魂,以魂固根,让“信仰之花”播种生芽。
踔厉奋发,让“拼搏之种”在乡村振兴上“扎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带头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发挥专长、施展才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为集体经济项目“全天候”保驾护航;树起村规民约的“红黑榜”,让移风易俗不仅“制度上墙”,更要“行动落地”,让主题教育学习氛围不仅“可视有形”更要“入脑入心”。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重实践、建新功,以学促干,以干践学,让“拼搏之花”厚植沃土,茁壮成长。
身入心至,让“为民之种”在乡村振兴上“发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耳听八方弄清百姓诉求,为民服务心怀千家万户。既在走村入户中俯身甘当拜民为师的“小学生”,从请教“田秀才”、拜师“土专家”中掌握“真本领”;又在家长里短中倾身做好嘘寒问暖的“知心人”,在挽起裤腿深入田间地头,察民情、问民需,从“厕所革命”聊到“农家书屋”不断牢固为民服务的初心与立场,以学正风,以风肃纪,保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清澈纯粹;熟练掌握群众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以学增智,以智建功,秉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挚与热忱,让“为民之种”生根发芽。(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