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央视快评: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千古一帝”秦始皇政扫六国并天下,将华夏塑造成一个整体。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团结“共通”“共享”“共进”。
以“集百家之所长”凝聚组织合力,推进民族团结“共通”。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更应读懂“石榴籽”背后的深刻内涵。新疆达西村,与“天下第一村”江苏华西村结对共建;甘肃坪垭藏族乡,全乡共同搬迁与各民族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各民族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做法,加深了情感又推动民族团结深入开展。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加强各民族群众之间互帮互助,塑造像“石榴籽”一样密不可分的民族关系,共创美好生活。
以“文化兴,国运兴”凝聚文化合力,推进民族团结“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对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云南“枝繁干壮工程”,成功促进当地各民族文化大放异彩;“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节庆融合成为广西“文旅IP”。借助多种社会化渠道,拓展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途径。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紧扣当地实际,以“春风化雨入人心”之势,积极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促进各民族文化互嵌共享。
以“越是艰险越向前”凝聚发展合力,推进民族团结“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正确道路指引,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中国人民就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当今社会,对于民族团结有了新的历史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闯关猛将”通力合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体现的是党员干部的担当,考验的是本领,展现的是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做到“敢”字当头勇争先,困难面前永不退缩,风险面前灵活应对,机遇面前迅速出击,谱写民族团结发展进步新篇章。(黄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