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打好“本领恐慌”拉锯战

2023-11-10 12:09:20 | 来源: 河北省渤海新区黄骅市委组织部

“本领恐慌”一词,最早是由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的一次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中提出的。本领恐慌”的意思是指在人在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新目标的挑战时,由于担心自身素质、缺乏知识和技能而引起的恐慌。说明没有掌握过硬的本领,由于自己的水平不够,他们担心事情做不好。更直白地说,“本领恐慌”意味着知识恐慌和能力恐慌。

年轻干部要保持“本领恐慌”。因为它其实是一个“技能提醒器”,当干部自身能力到达某一阈值时便会提示我们需要及时提升本领来解决新问题、面对新挑战。“本领恐慌”意味着对现有能力的不满足感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怀疑感。通过保持“本领恐慌”,年轻干部可以时刻保持对自己现有能力的怀疑和挑战,不断追求进步与突破,并在逐步成长中对未来拥有相应的规划与期待,树立长远的目标和追求。只有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保持知识不足的“饥饿感”,才能磨炼千斤重担一肩挑的过硬本领,锤炼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不屈品质。

年轻干部要正视“本领恐慌”。在遇到“本领恐慌”时不能毫不在意,更不可过分慌张。正视“本领恐慌”是对自身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自身发展的负责。化解焦虑情绪,关键是要行动起来,丰富自身能力素质。切莫惶惶而不可终日,这只会让自己长期处于“精神内耗”之中,徒增“一伤未愈,又添新伤”的副作用。要认识到“本领恐慌”是对自我提升的一种期待,是对自我潜能的一种挖掘,准确剖析自身思想束缚和能力局限,针对性补齐短板,把苦练过硬本领付诸实践,方能战胜负面情绪,让“本领恐慌”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真正把焦虑转化为动力。

年轻干部要战胜“本领恐慌”。克服“本领恐慌”要求干部在实践中增强本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层是一块“磨刀石”,干部要主动走出办公室,到基层、到问题发源地去磨练自我。在基层的锻炼中,干部也将磨练出一身锐气,获得强硬的实战能力,不管问题再怎么变化,也能够应对自如。

“本领恐慌”是一场拉锯战,要根据敌我的强弱态势及时调整战略方案,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既要锻造敢于担当、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铁肩膀,也要练就履职尽责、干事成事、胜任岗位的宽肩膀。安于现状,只会畏缩不前;升级迭代,才能勇往直前。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力走出舒适区,积极学思践悟,直面挑战、超越自我,我们就一定能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业绩。(王英名 )

责任编辑:情花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