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35年来,“四下基层”得到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四下基层”不仅是一种工作制度,更是一种工作态度,其实质是解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体现的是执政为民的鲜明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查群众“实情”。在新的形势下,年轻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绘好自己的“民情地图”,多到群众中走访,听民声、求民意,真正使民情通、通民情。而不能对情况的了解蜻蜓点水、一知半解。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首先,要深入调研,要全身心投入,深入实际调查,掌握现实情况,只有真正摸清情况、获得真实认知,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结论和决策。
多看百姓脸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勤于观察、防微杜渐,看问题应严肃,处事情应上心。对问题不能“不当回事”,不做“佛系人”,不当“甩手掌柜”,保持对风险隐患的高度警惕,坚决防范严重违规违纪和重大安全问题发生;要谨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克服看事情限于言传、浮于表面,保证对事物认识的客观、真实性;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在反观问题中查不足、解难题、促发展,以实际行动促进风气建设向上向好。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不怕苦、能吃苦”精神,敢于走出“舒适区”,勇于做“冲锋陷阵”的将军,不做“高大上”的花瓶,要做善于现场解决问题的能手,多看百姓的脸色行事,不做只会会场指挥的干部。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特别是到民生实事、防汛抗旱、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急难险重的现场去,“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用真招实招、实干实绩赢得百姓喝彩、群众满意。(张致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