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牢骚太盛” 的背后是本领恐慌

2023-10-31 14:27:52 | 来源: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界街道

时下,一些单位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辛苦工作自是不说,但凡有点闲暇时间,便各种牢骚不断,抱怨堆积。工作本就疲惫,言语间更添消极。以抱怨为乐,以满腹牢骚为常态,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满,结果只能是工作周而复始,没有效率。

这种现象,折射责任缺失和本领恐慌。一些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淡薄,缺少敢抓敢管、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拼劲,遇到问题绕着走,不思沉下心来解难题,反倒怨天尤人意不平。除此之外,一遇到点工作难题就开始发牢骚体现出的一方面是能力不足引发的本领恐慌。一些党员干部经常惯用已有的经验,没有与时俱进,故步自封,面临新任务新目标的挑战使用老办法,工作推动较慢。

面对困境,不发牢骚不抱怨,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两次援藏,后又被派到更为艰苦的阿里,对有些党员干部而言,一定要牢骚满腹了,可是孔繁森却说,“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这位优秀的人民公仆躬行不言,默而成事,成为了百姓心中永远的丰碑。

然而,有些人认为,只是发一下牢骚而已,也没影响什么。宋代词人柳永,进士落第之后,难掩失落,发了一句牢骚,“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来被宋仁宗看到,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将柳永黜落除名,从此,柳永彻底与功名仕途无缘。清代曾国藩在给族弟的信中提道,“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然也。”言之谆谆,告诫凡事抱怨、发牢骚必然会让人意志消沉,终不成事,并劝勉:“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放在今天,党员干部理当引以为鉴,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把不满、不平的情绪转化为积极干事创业的动力。

党员干部杜绝牢骚,要“回头看”。“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党员干部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审查,自我对照,发现和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能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和整改,认知正确多一分,抱怨发牢骚的空间便被挤掉一分。要“低头看”。党员干部要眼睛向下,低头看路,埋头拉车,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脚踏实地地完成本职工作,让牢骚失去滋生蔓延的温床。要“抬头看”。低头走路,更要抬头看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缺钙,就容易出现思想滑坡,党员干部应当把理想信念入脑入心,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锤炼自身党性意志,真正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牢骚抱怨自然无所遁形。(赵婧)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