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站在“是否考研调剂”的十字路口,我的“指路人”是总书记,是“总书记当时带着满满几箱子书下到梁家河,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放弃求知求学”的经历引领着我向前。现如今我走进“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水吼,于山水之间,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总书记的“五关”,也悟出了一套如何“在云端呼吸的功夫”。
丢掉“贵气”,重拾“土气”。拾“饮水思源,躬耕桑梓”的“土气”,答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答卷。记得入职后的第二周,当我写好新闻稿,交出一份自认为非常“高大上”的答卷时,书记问我“家里哪些人能看懂啊?”“我的父母是农民,他们应该看不懂我写的材料。”“这样啊,那你再想一想,我们的新闻是给谁看的呢?”此时,脸颊滚烫的我彻底明白了面对这个考题,自己全然忽视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离了土、断了根,文章如同秋日飘在风中的干枯“蓬蒿”。事实上,我是农民的女儿、“土地的女儿”,这一方水土养育了我,丢掉“土气”变得“贵气十足”,只会抬头望天、忘了低头看路,没有站稳人民立场,注定要狠狠“摔一跤”。“土里土气”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与老百姓打交道时,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工作干在最杂处、最细处、最实处,无需花里胡哨、虚头巴脑。要站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在最真实最繁杂的情况中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最直接最深切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
蜕去“稚气”,增长“底气”。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底气”,做好伟大事业的生力军。“主任这个表格我按照要求填写了,但总是不放心,我第一次做是不是会有问题啊?你再帮我看看。”办公室里我总是在问这问那,担心自己会出错。每次主任开会或下村后,我就在工位上如坐针毡、寝食难安,没有信心的我特别害怕群众来办事,从开始的不善为发展到后来不敢为的弊病。“奶声奶气”如同“三岁孩童”,总是在寻求“大人”的帮助,对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都不敢解决,失去了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青年人面对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事项都会犯怵,心里打鼓、畏手畏脚,但信心源于实践。“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敢为才能善成!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就应该勇挑胆子,将一项项具体任务落实好,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拿出气力成就新的作为。正所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要始终葆有“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在接续奋斗中增长信心,在干事担当中练就过硬本领。
抛弃“郁气”,积攒“朝气”。攒“循梦而行,向阳而生”的“朝气”,走好不负人民期望的新征程。解释光伏发电需要房屋安全鉴定材料被误解为勾结专业机构时、号召不要随意破坏绿化带私自种植蔬菜得不到理解时、看到同事们聊工作热火朝天却游离于外时,我总是眉头不展、忧心忡忡,头上顶着一团“乌云”。随着工作的开展,在“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一件件一桩桩小事吹跑了这团“乌云”、赶走了一身郁结之气。当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赶着搭最后一趟班车回家时,一辆电瓶车从身边擦过又急忙退了回来,“这是在办公室盖章的小年轻人吧,还记得我不,走,我带你一截,咱们这上坡的山路可不好走,别回不去家咯。”你看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朴实的人民群众却“救我于危难之间”,报我“琼瑶”。面对新的伟大征程,年轻党员干部就应该学习松鼠储存粮食过冬,将平时收集到的点点滴滴攒到自己的“情绪仓库”里。寒冬来的时候,就把这些“鱼水之情”、关心关爱拿出来让自己“饱食一顿”。因为换个思路,跳出情绪的泥沼,就可以将其他已经办结的农户材料真实地摆出来,办理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就应该进一步去了解为何居民会破坏绿化带来种植蔬菜,识别解决好“隐形”问题;就能够明白新人都存在过渡期,并且善用“闲暇”养“耳力”。用行动突破“困境”,而非一味过度“内耗”,以至于身陷囹圄而无法自拔。(安徽省潜山市水吼镇水吼村 储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