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通知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新形势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如何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理解干部教育培训重要意义,宣传好贯彻好执行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就要有“纳鞋底”的功夫,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层层推进,“步步为营”,落实做好。
磨利“锥针”,让培训方向“纳”出“精”功夫。纳鞋底,纳的是真工艺,考验的是真功夫。针尖要锋利,还要点对点,才能轻松穿透千层布底。如果针不锋利,不仅穿不透鞋底,还可能把针崴断。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亦是如此,只有通过千万次的锤炼与打磨,在思想上、认识上和行动上,才能时刻紧绷政治弦、牢记严底线。如果推进不实、穿透不深,就可能造成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地“敷衍式”培训,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更造成各方资源白费功夫。
干部教育培训要找准“锥针”突破口,立足精细发力点,坚持学以致用,还要守正创新。在培训上突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教育等内容,聚焦适应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需求,做到精准“滴灌”为干部输送“补给”,让学习“量体裁衣”、培训“有的放矢”,让干部“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回”,以穿针引线的精细度、针穿千层的强力度,全面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
拉长“麻线”,让培训体系“纳”出“实”功夫。纳鞋底,讲究线长、手稳,麻线足够长,才能在千万次引线、穿线、拉线中压紧鞋底、织密布层,否则会很容易开线。鞋底纳的是基础,干部教育培训打的也是根基。要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学体系,培训形式上要出“实”招。结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对照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开展学习,让培训形式鲜活,变“千篇一律”为“百花齐放”。
要坚持长效积累、久久为功的基调,把干部教育培训与工作职责结合起来,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文旅融合、民生实事等维度谋划培训方向,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干部教育培训为引领,利用专家学者、领导干部、身边榜样等培训师资优势,通过干部上讲台、高层专家上讲台、党校讲师上讲台、先模人物上讲台、兼职讲师上讲台、优秀学员上讲台等方式,对党员干部授课辅导,让干部教育培训成为指引发展方向的“百宝书”、尽职履责的“活字典”和攻坚克难的“练兵场”。
量准“尺码”,让培训效果“纳”出“好”功夫。纳鞋底看起来是老工艺,却也有追求品质与舒适完美结合的特质。归根结底,要做到上脚合适,避免出现小了穿不进去,大了不合脚的情况。干部教育培训最终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以此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要想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抓好培训实效,起到好的作用与效果,就要把“好”功夫落在调研中,开展调查,实地研究,促进学习成果与实际工作结合。
以发展为目的,以实战、实训提升干部行动力,强化担当力。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作用,探索将培训考核结果和成果转化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有效依据,倒逼干部学员提高培训成效。让干部教育培训真正落在实处,结出实果。(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