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面对基层工作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只能不断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新的活力,才能在落实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是要勇于当担。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创新。创新的实质是破与立的过程,必然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包括自身利益、部门利益和团体利益,如果纠结于各种利益,必然不想也不敢创新。因此,决策落地、推进工作是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基层干部能担当、善作为,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创新性落实各项决策部署。
二是要学懂弄通。吃透政策文件内涵,把准上级精神实质,是保证各项工作在创新性落实过程中“不跑偏”“不绕远”的重要前提。作为基层干部,不仅要读懂这项工作“为什么干”“要干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基层实际去主动思考,这项工作应该“怎么去干”“干成点什么”,逐步厘清重点任务、实施步骤以及目标成效等方面,始终确保上级精神在创新性落实过程中的指导地位,为实现高质量落地见效打牢基础。
三是要静思善悟。在实际工作推进落实过程中,基层干部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点,在掌握上级大政策大精神的前提下,逐条与本地区的痛点、难点问题深入对照剖析,找准切入点,找到共鸣点,以实现落实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四是要集思广益。创新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在推进落实过程中,基层干部要多走一走、听一听、问一问,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群众看到的全是办法。要确保创新的方向和内容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要多借鉴周边地区的先进经验,确保创新的方向和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可推广性。
五是要真抓实干。创新性落实,关键在于落实,基层干部要以目标倒逼工作时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把目标落实到具体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全员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同时,工作做得再出色,但如果宣传跟不上,工作的成效也会打折扣,因此我们要主动作为,及时把好做法总结出来、固化下来、推广开来,让创新性落实的成效更具影响力和知名度。(唐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