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是面镜子,映照着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们深刻体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是广大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和必须担起的责任。这样的政绩才经得起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考验,才能在人民心中丰碑永铸。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就要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政绩观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根本路线。从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到为企业纾困帮扶、救济困难群众......由广及微,由面到点,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是,这无一不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悟透“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踏踏实实办实事,尽心尽力办成事,诚诚恳恳办好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就要擦亮真抓实干的工作底色。回望我国的百年辉煌路,无数党员干部躬身为民,奉献自我。无论是“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数十年如一日投身教育事业的人民好教师张桂梅,还是“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民好公仆焦裕禄;无论是“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在荒漠上撒下绿色希望种子的治沙英雄王有德,还是奋战在“抗疫一线”“脱贫攻坚战场”的无数逆行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来抓,不仅做到了身入群众,更做到了心入群众、情入群众,以实干回馈人民。
新的赶考路上,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一心为民,实干兴邦。(李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