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立秋以来,迎来了丰收,微风拂面,裹着桂花淡淡清香,悄然间,秋已来临。常言道:“春华秋实”,秋是感性的,既有对收获的喜悦,更有对未来的展望。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工作的这三年让我体会看到基层的不易和艰苦,更让我体会到了基层人民和这一方水土血汗相容的浓厚感情,激发了我更要为之奋斗的责任感。这是属于农民的秋收,也将是属我们的秋收,我们要奋力做好基层工作三个方面,实现百姓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大丰收。
“守”住初心,悟践思行。“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这警醒我们不仅要在工作中牢记自己的“出发点”,更要以此为标杆坚守到底。诚然,乡镇生活没有人头攒攒的喧嚣,亦没有车水马龙的繁华,更多的是皓月下的宁静、平和。朴素的生活曾让我一度打“退堂鼓”,但每每想到基层工作中还有无数的“黄文秀式”的好干部,奔赴一线,倾情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来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干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就感到一丝羞愧。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只有守住“初心”,才能与群众心连心,真正实现在工作中时时以百姓的“心头事”作为自己的“手上事”。
“手”干实事,踏实创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的工作脱离不了“双手”实干,不论是投身于防诈骗推广、疫情防控、防火防汛等急难险重工作,还是走访贫困户,下地采访等严谨细致的工作,只有真干才能出实效。我们要尽力做到闻令而动、有召即行、责无旁贷,做好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我们要着力创新,我们要用最“直接”的语言让百姓更“直观”的了解。做到“开动”脑子找思路,“用好”双手为民生,“耐住”性子勤沟通。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心里,干在实处,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收获百姓的“幸福指数”。
“收”获成果,厚积薄发。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我们在基层工作直面百姓“鸡毛蒜皮”,只有我们结好基层“小果实”,才能让国家收获累累“硕果”。作为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善作善成。不仅要“善于”做事,更要“勤于”反思,做到工作留痕,日月总结。不论是工作中令人“脸红”的失误,还是令人“点赞”的工作经验都要牢记于心,厚积薄发,夯实工作的“黑土”,收获自己的“果实”,绘就一幅属于自己的“秋日丰收图”。(刘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