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回望百年奋进之路,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奋斗史,每一次成就的取得都来自于每一个低头赶路。青年强,则国家强。从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到中国青年杂志上发出的“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潘晓之问,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担当者,站于崭新的历史节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使命必将属于新时代的“后浪”。
坚定“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员以崇高理想信念为支撑,不惧山高路远,在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上抛头颅、洒热血,“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的陈延年、“鞠躬尽瘁践初心”的王尽美、“不惜唯我身先死”的邓恩铭,历史印证了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是年轻干部践行担当与使命的旗帜。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应以史为鉴,胸怀“国之大者”,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信仰力量,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民生改善方向,把个人的“小我”“浪花”投身于祖国的“大我”“江河”。
锤炼“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过硬本领。禇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干部要想挑起时代大梁,必须保持“日日新”“又日新”的学习状态,不断淬炼干事创业的本领,将“过硬本领”当做奋楫争先的条件,把磨难当“磨砺”、挫折当“存折”,在风雨的洗礼与拼搏中“壮筋骨”“长才干”。地调所青年干部职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积极开展研究,瓦解了专业上的高墙壁垒,以新方法、优质效、真业绩解救了生态环境治理、地热资源调查、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的燃眉之“渴”,让百姓不再困于“急难愁盼”,用心做好“民生答卷”。
肩负“舍我其谁挑重担”的时代使命。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如何在新征程上劈波斩浪、奋勇前行,关键在于广大青年干部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翻阅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历史画卷,青年们响应共青团的号召,组成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青年扫盲队,以挺膺之姿展现舍我其谁、勇挑重担的风貌。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国之所需,召唤着新时代青年积极“应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一批批90后、00后医护工作者、志愿者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奋战在抗疫一线,用汗水和坚守为广大人民群众撑起生命的保护伞。(王轶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