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强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提高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促进各族人民相互交流交融,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坚持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民族工作中,我们党坚持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促进各民族团结一心,繁荣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发挥党的主心骨作用,才能绘就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坚持全面提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古代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丝绸之路等方式不断促进各民族不断交往交融才形成多元的民族文化,这些都充分证明“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只有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才能凝聚最大力量,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坚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我们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参与。其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重要内容。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等一系列措施,不但推动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走向现代化,更提升了少数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各民族更好的交往交融。因此,只有坚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体意识,我们才能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各民族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提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持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凝聚起磅礴伟力,找到最大公约数,绘就最大民族团结“同心圆”。(郑霄雪)